摘要
目的调查广州市农村户厕的建筑和使用情况,评估粪便无害化效果,为制定改厕相关策略和措施,促进农村改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9年7月—2020年12月在广州市农村地区随机抽取310户改厕户(三格式户用卫生厕所)和79户非改厕户,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调查户厕的一般情况、建筑情况、家庭环境卫生状况和管理情况,检测粪水中粪大肠菌值、沙门菌和蛔虫卵沉降率指标。结果与非改厕户比较,改厕户的户厕有门窗的比例较低,有洗手设施的比例和厕所排水与生活污水分开的比例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户厕有通风、防蚊蝇设施、陶瓷坐便或蹲便器和水冲的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非改厕户比较,改厕户庭院卫生状况干净的比例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厨房卫生状况干净的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非改厕户比较,改厕户的户厕正常使用、无蝇蛆、一年以上清理粪渣和取粪渣作肥料的比例均较高,而厕所内明显感觉出气味的比例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厕所清洁、无成蝇的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改厕户户厕粪水的粪大肠菌值的合格率高于非改厕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厕户和非改厕户的户厕粪水中蛔虫卵沉降率均合格;两组沙门菌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调查发现改厕效果明显,但是改厕户粪便无害化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户厕存在建造不合理,卫生厕所使用不当和维护管理知识缺乏等问题。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