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研究目的】扬子陆块北缘大别山地区古元古代-中元古代的物质记录有限,制约了前寒武纪地质构造演化认识。大别山核部吕王—高桥混杂岩带“石墨片岩、石英岩夹大理岩”沉积岩系年代学研究可为大别山地区中元古代古洋(海)盆演化提供新约束,对区域石墨矿产资源成矿与找矿提供科学支撑。【研究方法】在开展1∶10000地质测量以查明混杂岩带岩石组合特征的基础上,本文重点利用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方法,对赋石墨矿变沉积岩系的石英岩开展锆石原位U-Pb同位素测年。【研究结果】大别造山带核部发育中元古代“石墨片岩-石英岩夹大理岩”变沉积岩系。其中石英岩原岩的碎屑锆石年龄峰值主要为2.55Ga、2.06Ga、1.86 Ga及 1.43 Ga,最年轻峰值年龄1.43 Ga约束了原岩沉积时代下限。结合矿区附近基性岩体侵位年龄限定,这套变沉积岩原岩沉积时代应为中元古代晚期,为一套浅海相沉积、成熟度高的砂岩。其沉积物源可能主要来自扬子陆块基底。【结论】吕王—高桥混杂岩带保留了大别山核部较早的海相沉积记录,并为区域石墨成矿提供了物质基础。该变沉积岩系原岩可能形于中元古代Columbia超大陆裂解期的扬子陆块边缘海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