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论持久战》之前,很多人如何说持久战,是理解《论持久战》与其他持久战言论联系及分别的关键。系统地爬梳整理各种持久战思想的渊源流变,可为深入探究《论持久战》的历史意义和时代意义提供坚实的基础。1914年,严格意义的持久战思想已经出现于中文世界的军事学领域,所依据的是日俄战争的战例,包含战略和战术层面,而以后者为主。此后,德国总结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验,形成军事教科书和军事理论著作,对中国的正规军事教育产生持续广泛的影响,其中就包括持久战的战略战术。1932年淞沪抗战爆发,国人异口同声呼吁持久抗日。但是军事理论缺乏实践基础,持久抗日则限于口号和精神,且形同实异。相比之下,中共总结国内革命战争经验教训的持久战战略方针及其战法,不仅丰富具体,而且切实可行,在世界军事理论的发展史上据有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