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包湿地植被群落数量分类及主要种生态位特征研究

作者:杨倩; 李宁云*; 陈丽; 李杰; 闫凯; 赵子娇
来源:西部林业科学, 2020, 49(02): 36-42.
DOI:10.16473/j.cnki.xblykx1972.2020.02.006

摘要

以大山包湿地植被为研究对象,对大山包湿地33块样地进行Ward聚类分析,划分群落类型,运用Hurlbert公式和Pianka公式,计算各群落主要种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值。结果表明,33块样方可分为8个群落类型,反映出湿地群落随水分梯度变化特征。生态位宽度测度结果及标准化结果显示,尼泊尔蓼的生态位宽度值最大(0.92),其次为拟漆姑草(0.91),再次为鳞片柳叶菜(0.90),细芒羊茅为0.85。生态位重叠值较高的物种有野灯心草、圆穗蓼(1.00)等。生态位重叠和生态位宽度值与群落分类结果一致,表现出湿地群落各主要种的分布幅度。大山包湿地植被生态位重叠率较低,表明生态位分化明显,各种群之间能够相互适应,协调平衡,群落目前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对维持该区域的物种多样性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