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对宫颈癌组织、正常宫颈、放疗后宫颈癌组织的扩散加权成像(DWI)表现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进行分析,探讨DWI在宫颈癌诊断以及放疗后疗效监测中的价值。方法:对177例宫颈癌患者、105例正常宫颈对照组和117例放疗后宫颈癌患者进行横断面/矢状面DWI扫描(b取0和500s/mm2),观察正常宫颈、宫颈癌及放疗后宫颈癌的DWI表现,并测量相应的ADC值,比较正常宫颈腺体和纤维间质的ADC值,宫颈癌与正常宫颈的ADC值,宫颈癌放疗后恢复正常或炎症反应、放疗后肿瘤残存分别与初诊宫颈癌及正常宫颈的ADC值,放疗后肿瘤复发与初诊宫颈癌及放疗后恢复正常或炎症反应的ADC值差异。结果:105例正常宫颈于DWI上呈高-低-稍高信号,宫颈腺体和纤维间质的ADC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5)。177例宫颈癌于DWI上呈高信号,其ADC值(1.08±0.36)×10-3 mm2/s)低于正常宫颈(P=0.001)。b=500s/mm2时,诊断宫颈癌和正常宫颈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06,95%可信区间为0.6260.985。117例放疗后宫颈癌中,54例宫颈恢复正常或呈炎性反应,其ADC值较初诊宫颈癌高(P=0.000),与正常宫颈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6);46例宫颈癌组织残存,其ADC值与初诊宫颈癌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190),但低于正常宫颈(P=0.000),17例放疗后宫颈癌复发,其ADC值与初诊宫颈癌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60),但与放疗后恢复正常或呈炎性反应患者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2)。结论:DWI能够区分宫颈癌组织和正常宫颈,可用于宫颈癌诊断及预后监测。
-
单位天津医科大学;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