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利用大豆卵磷脂在水中自发形成的囊泡作模板,先制备出含有Eu3+的卵磷脂乳液,Eu3+与卵磷脂亲水头部的磷氧键相结合形成Eu—O—P键,经用NH4F沉淀后制得前驱体,该前驱体在600℃灼烧,得到EuF3纳米线,其直径约为10-20nm.通过对各阶段产物的荧光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热重-差热分析(TG-DTA)、透射电镜(TEM)等的对比分析,确认形成了Eu—O—P键,所得到的纳米线是多晶相EuF3.
-
单位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稀土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