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通过低场核磁共振实验分析了柴达木盆地涩北地区第四系泥岩型生物气储层在饱和水状态及渐变烘干温度状态下的T2谱,明确了孔隙流体的核磁响应特征,以评价孔隙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1)核磁共振实验是以饱和水状态T2谱为基础,采用正态分布函数拟合构建了离心束缚水T2谱,确定了可动流体和毛管束缚流体T2截止值,用于划分出流体类型并开展了孔隙有效性评价。(2)研究区岩样饱和水状态T2谱谱峰呈左小右大的形态,右峰幅度值远大于左峰,占T2谱幅度值90%以上;随着烘干温度的升高,T2谱幅度减小且左移趋势明显;束缚水T2谱形态近似于正态分布,起始位置与饱和水状态的T2谱基本重合。(3)研究区可动流体T2截止值T2C1平均为3.3 ms,毛管束缚流体T2截止值T2C2平均为1.8 ms;孔隙流体包括可动水、毛管束缚水和黏土束缚水,黏土束缚水T2小于T2C2,毛管束缚水T2大于T2C2且小于T2C1,可动流体T2大于T2C1;毛管束缚水含量最高,黏土束缚水其次,两者占总孔隙流体的84.43%~95.06%,可动水含量低。(4)研究区储层有效孔隙占总孔隙的54.99%,主要为毛管束缚孔,黏土束缚孔为无效孔隙;黏土含量越高,有效孔隙度越小。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