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脏病患者维生素D不足与缺乏

作者:吕轶伦; 林颍; 史浩; 张文; 任红; 陈楠
来源:中华肾脏病杂志, 2009, 25(9): 668-672.
DOI:10.3760/cma.j.issn.1001-7097.2009.09.002

摘要

目的 了解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维生素D不足与缺乏的患病率,为合理的维生素D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358例住院CK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用酶标法测定血清25(OH)D3水平,并常规检测血红蛋白(Hb)、Scr、BUN、CO2CP、白蛋白(Alb)、血清钙、磷、伞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等.分析25(OH)D3水平与临床指标的关系.结果 358例患者的25(OH)D3平均水平为(18.58±11.7)μg/L,显著低于正常值(P<0.01);CKD1-5期患者25(OH)D3水平分别为(25.84±9.71)、(20.76±6.99)、(20.40±17.02)、(19.49±11.29)和(14.16±7.98)μg/L.维生素D缺乏患病率为39.66%;在CKD1~5期中分别为5.00%、17.50%、37.21%、42.37%和57.14%,患病率随CKD分期逐级增加.维生素D不足患病率为44.97%,在CKD1~5期中分别为72.50%、47.50%、45.35%、33.90%和40.60%.维生素D缺乏及不足患病率为84.63%,在CKD1-5期中分别为77.50%、65.00%、82.56%、76.27%和97.74%,CKD各期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25(OH)D3与Hb(r=0.163)、Alb(r=0.291)、Scr(r=-0.236)、eGFR(r=0.156)和iPTH(r=-0.178)相关(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25(OH)D3与Alb呈正相关,而和iPTH、Scr呈负相关.CRP、钙磷乘积等与25(OH)D3无相关.按K/DOQI指南,根据25(OH)D3和iPTH水平,CKD3~5期患者符合维生素D治疗指征的比例分别为87.20%、83.05%和26.31%;而仪根据iPTH水平,符合治疗指征的比例仅为16.28%、35.59%和26.31%.结论 CKD患者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患病率高.Alb、Scr和iPTH是CKD患者维生素D水平的重要影响因子.应在CKD人群中开展维生素D水平检测,并早期、合理治疗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