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研究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在颅脑创伤时的变化特征以及对不良临床结局的预测能力。方法研究纳入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间的147例创伤性脑损伤(TBI)患者, 其中男112例, 女35例, 年龄36(26~48)岁。测定TBI发生后第0、1、3、7天的血浆TAT含量, 用Kruskal-WallisH检验做多组间比对, 用Mann-WhitneyU检验做两组间数据比对;用Friedman秩和检验做同组内患者数据连续比对;用ROC分析TAT预测TBI患者30 d内不良事件的诊断性能;用Kaplan-Meier曲线做生存分析;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做风险比(HR)分析。结果轻、中、重型患者各组内的第0、1、3、7天间比较显示, TAT水平均表现为第0天>第1天>第3天>第7天(χ2值分别为95.612、133.555和132.453, P值均<0.001)。不良事件组的第0、1、3、7天的TAT水平高于病情稳定组(U值分别为959.0、321.0、36.0、1.0, P值均<0.001)。在病情稳定组中, 重型亚组第0、1天的TAT水平高于轻型亚组(U值分别为0和1.0, P值均<0.001), 第3、7 d的TAT水平与轻型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值分别为342.5、272.5, P值分别为0.486和0.065);中型亚组第0、1天的TAT水平高于轻型亚组(U值分别为0和280.0, P值均<0.001), 第3、7天的TAT水平与轻型亚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值分别为628.0、647.0, P值分别为0.826和0.996)。ROC显示, 第0、1、3、7 d的TAT诊断临界值分别为68.75、29.05、17.25和13.85 ng/ml时, 预测不良事件的敏感度分别为86.8%、94.3%、100.0%和100.0%, 特异度分别为71.3%、78.7%、91.5 %和96.8%;生存分析显示, 高于上述临界值的患者发生不良临床结局的累积概率显著增高;Cox分析显示, 第0、1、3、7天检测TAT预测不良临床结局的HR分别为1.818、2.257、3.526和4.813(P值均<0.001)。结论血浆TAT水平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TAT持续增高能反映不良事件风险, 可作为综合预判TBI患者病情发展趋势的有效指标。
-
单位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