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联合微型营养评定量表(MNA-SF)评分对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老年科住院的116例60周岁以上诊断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入院时的MNA-SF评分, 以及第1、3天的C-反应蛋白(CRP)和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根据肺炎严重程度分为重症肺炎组43例[男26例、女17例, 年龄(84.02±6.86)岁]和普通肺炎组73例[男41例、女32例, 年龄(81.89±8.92)岁], 根据28 d临床转归分为死亡组22例[男11例、女11例, 年龄(85.64±6.18)岁]和存活组94例[男56例、女38例, 年龄(81.99±8.54)岁]。采用t检验、秩和检验、χ2检验。结果重症肺炎组和普通肺炎组Charlson合并症指数[(3.47±1.14)分比(2.19±1.15)分]、MNA-SF评分[(6.33±2.00)分比(8.74±2.87)分]及入院第1天和第3天的白细胞计数(WBC)[(13.64±5.89)×109/L比(9.67±4.08)×109/L、(11.91±5.76)×109/L比(7.98±2.38)×109/L]、CRP[107.14(72.06, 165.27)mg/L比50.87(22.98, 91.13)mg/L、67.93(36.99, 111.20)mg/L比16.80(11.40, 26.06)mg/L]和CD64指数[3.11(1.78, 5.40)比1.27(1.14, 2.33)、1.80(1.14, 3.15)比1.03(0.69, 1.30)]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116例病例中共有22例死亡, 病死率为18.97%;与存活组相比, 死亡组的Charlson合并症指数更高, 而MNA-SF评分更低, 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之间入院第1、3天的WBC、CRP和CD64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炎症指标CRP、CD64指数及WBC预测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均为第3天大于第1天;其中CRP d1+CD64指数d1+WBC d1+MNA-SF评分预测预后的AUC为0.909, 灵敏度为95.5%, 特异度为72.9%;CRP d3+CD64指数d3+WBC d3+MNA-SF评分的AUC为0.963, 灵敏度为95.5%, 特异度为85.9%。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营养不良、CRP d3和CD64指数d1是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均P<0.05)。生存曲线(K-M曲线)分析显示, CD64指数d1 <1.55者28 d存活率显著高于CD64指数d1≥1.55者, 两组28 d存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6.55%比65.52%, χ2=18.027, P<0.001)。结论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联合MNA-SF评分可指导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临床治疗和预测预后。

  • 单位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