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探究雷公藤甲素对小鼠睾丸和附睾的毒性作用及其分子作用机制。将小鼠分为正常组和雷公藤甲素模型组,正常组小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质量浓度为0.1 mL/10 g;模型组小鼠腹腔注射雷公藤甲素,质量浓度为120μg/kg,连续14 d,于给药结束后,取睾丸和附睾组织分别检测睾丸和附睾指数,进行精子计数和染色,组织形态学分析,氧化应激指标的测定,睾丸和附睾组织的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GC-1α)和8-羟脱氧乌苷(8-OHdG)的免疫组化分析。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睾丸和附睾指数显著降低,形态萎缩,精子数量减少和形态异常,睾丸和附睾组织显微结构发生明显破坏,H2O2、丙二醛(MDA)水平显著上升,谷胱甘肽(GSH)水平显著下降,氧化应激损伤标志性化合物8-OHdG的含量显著升高;除此之外,模型组的睾丸和附睾组织中PGC-1α的表达量显著下调。本研究表明:长期给予雷公藤甲素会对小鼠的生殖系统,尤其是对睾丸和附睾会产生严重的毒性作用,而其分子作用机制可能是雷公藤甲素通过抑制PGC-1α蛋白的表达,导致氧化应激水平的升高,从而导致了组织中DNA的氧化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