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猛公信仰是以云南顺宁府猛氏土官群体为崇奉对象的民间信仰,其产生并主要流行于明清时期的顺宁府地区。这一信仰根植于蒲人敬奉首领的信仰传统,拥有广泛且深厚的信仰基础。官方最初视猛廷瑞为叛臣而将其处死,并曾试图利用诸葛亮信仰予以制衡。后来,官方逐步对猛廷瑞进行平反,并对猛公信仰进行了儒家化改造;而民间社会则通过利用儒释道三教为猛公信仰正名。最终,猛公信仰与官方意识形态的关系从对立走向和谐。这一过程是顺宁蒲人融入以儒释道三教为代表的中华文化圈的具体过程,猛公信仰在其中发挥了整合顺宁蒲人国家与文化认同的纽带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