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虫夏草培殖中粉棒束孢病害动态变化规律

作者:贺元川; 游华建; 鲁增辉; 陈仕江*
来源:西南农业学报, 2020, 33(12): 2840-2845.
DOI:10.16213/j.cnki.scjas.2020.12.022

摘要

【目的】本文探索了高海拔地区冬虫夏草培殖过程中寄主蝙蝠蛾幼虫粉棒束孢病害在土壤中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本研究以分离的粉棒束孢为研究对象,模拟野外自然条件和室内人工饲养条件下蝙蝠蛾幼虫感染粉棒束孢病原菌的情况,测定蝙蝠蛾幼虫僵虫体及其周围土壤中粉棒束孢的动态变化。【结果】在室内人工饲养环境下僵虫体上宿存量随着感染粉棒束孢孢子量先逐渐增加,巅峰可达到16.48×109个,随后缓慢下降,3个月后仍保持在109水平,致死率保持在80%以上,周围土壤中的粉棒束孢含量先增加后缓慢下降,但是时间比僵虫体延后,致死率保持在50%以上;野外自然僵虫体上粉棒束孢含量增速比室内饲养环境缓慢,孢子量也是先逐渐积累,巅峰仅室内人工饲养环境的一半,随后快速下降,3个月后衰减了约90%,致死率低至50%以下,周围土壤粉棒束孢的含量缓慢增加后快速下降,致病率降至20%左右。【结论】野外高海拔自然环境不利于粉棒束孢的宿存和传播,室内饲养环境为粉棒束孢的宿存和传播里提供了有利条件,这可能是室内培殖容易爆发粉棒束孢病害的原因之一。

  • 单位
    甘孜州康定贡嘎中华虫草产业有限责任公司; 重庆市中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