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天津地区儿童过敏性鼻炎(AR)吸入性变应原种类及特点, 为儿童AR预防与诊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3月至2022年2月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儿科哮喘和过敏专病门诊AR患儿4 488例的临床资料, 分析儿童AR的吸入性变应原分布特点, 探讨吸入性变应原阳性率及变应原种类与性别、年龄以及共患其他过敏性疾病的关系。采用UniCAP100系统(荧光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变应原特异性IgE(sIgE)。计数资料以例数及百分率(%)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1.4 488例AR患儿中吸入性变应原阳性3 116例, 阳性率69.43%。单一变应原阳性比例28.47%(887/3 116)、双重变应原阳性比例25.22%(786/3 116)、3种变应原阳性比例19.67%(613/3 116)、4种及4种以上变应原阳性比例26.64%(830/3 116)。最常见吸入性变应原为霉菌类(45.72%, 2 052/4 488), 其次依次为粉尘螨(34.71%, 1 558/4 488)、艾蒿(33.95%, 313/922)、屋尘螨(31.13%, 1 397/4 488)、豚草(30.97%, 227/733)等。2.学龄前组、学龄组、青少年组吸入性变应原阳性率依次为56.15%(1 132/2 016)、79.26%(1 624/2 049)、85.11%(360/423)(χ2=309.72, P<0.001)。在学龄前组、学龄组首位吸入性变应原均为霉菌类(40.23%、50.85%), 在青少年组首位吸入性变应原为粉尘螨(56.74%), 其次为屋尘螨(53.66%)、霉菌类(47.04%)。3组吸入性变应原阳性种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6.99, P<0.001)。在学龄前期组以单一变应原阳性为主, 学龄组、青少年组吸入性变应原阳性种类增多, 以4种及4种以上变应原为主。3.男童组吸入性变应原阳性率达73.28%(2 139/2 919), 明显高于女童组阳性检出率62.40%(979/1 569)(χ2=58.28, P<0.001), 男童和女童组常见吸入性变应原前3位均为霉菌类、艾蒿、粉尘螨。吸入性变应原阳性种类在男童与女童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02, P<0.001), 女童组以单一变应原为主(20.78%), 男童组变应原阳性种类增多, 以4种及4种以上变应原阳性为主(20.45%)。4.AR共患支气管哮喘和特应性皮炎组吸入性变应原阳性率最高, 达79.21%, 其次AR共患支气管哮喘阳性率73.67%, AR共患特应性皮炎组阳性率61.05%, 单纯AR组阳性率57.05%,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8.57, P<0.001)。结论天津地区儿童AR主要吸入性变应原依次为霉菌类、粉尘螨、艾蒿、屋尘螨、豚草, 不同年龄、性别及共患不同过敏性疾病吸入性变应原分布特征存在差异。应尽早为AR患儿检测变应原, 做到提前预防, 减少药物使用量, 也为开展变应原免疫治疗提供依据。
-
单位天津医科大学;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