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颈部血管CT及磁共振成像(MRI)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部血管狭窄中的应用,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12月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30例缺血性脑卒中颈部血管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采用MRI及CT的检查,辅助患者完成CT诊断、MRI诊断、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断,以DSA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汇总CT诊断、MRI诊断的颈部血管狭窄诊出率、颈动脉血管内-中内膜厚度诊出值、斑块形成诊出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30例缺血性脑卒中颈部血管狭窄均经DSA确诊缺血性脑卒中,诊出率100%;其中120例患者经DSA确诊颈部血管狭窄,诊出率92.31%;其中0级狭窄10例,1级狭窄22例,2级狭窄56例,3级狭窄30例,4级闭塞2例。CT、MRI诊断的0级狭窄、1级狭窄、2级狭窄、4级闭塞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诊断的3级狭窄检出率、颈部血管狭窄总诊出率高于CT诊断(P <0.05),MRI诊断的血管内-中内膜厚度高于CT诊断(P <0.05),MRI诊断的斑块诊出率大于CT诊断(P <0.05)。结论 CT诊断、MRI诊断均可在缺血性脑卒中颈部血管狭窄检查中发挥显著价值,但后者的应用价值更高,颈部血管狭窄、斑块形成诊出率更大,血管内-中内膜厚度更准确,诊断可靠性更大,值得临床应用。

  • 单位
    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