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肥胖儿童人体成分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李东丹; 闫洁*; 王美辰; 杨文利; 夏露露; 赵文利; 杨秀花; 潘长鹭; 栗达
来源: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23, 38(07): 525-529.
DOI:10.19538/j.ek2023070610

摘要

目的 分析肥胖儿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人体成分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纳入2019年1月至2021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就诊236例肥胖儿童,依据诊断标准分组:NAFLD组135例、非NAFLD组101例。采用人体成分分析仪检测人体成分,并收集患儿一般资料,完善血生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空腹C肽、腹部彩超等检查,分析各指标特点。结果 236例肥胖患儿中男148例、女88例,年龄4~17岁,平均年龄为(9.78±2.39)岁。236例中体脂肪升高232例、体脂百分比升高235例,蛋白质升高22例、无机盐升高23例、肌肉量升高32例。两组指标体重指数、体脂肪、蛋白质、无机盐、体脂百分比、内脏脂肪面积、无脂肪质量指数(SMMI)、肌肉质量指数(FFMI)、基础代谢量比较,NAFLD组高于非NAFL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两组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移酶、谷氨酰胺转移酶、尿酸、空腹C肽、空腹胰岛素比较,NAFLD组高于非NAFL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性别、丙氨酸氨基转氨酶、内脏脂肪面积、体脂肪、体脂百分比是肥胖儿童伴发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肥胖儿童中NAFLD有较高的发生率,人体成分分析可以为肥胖伴NAFLD儿童提供更全面的诊疗评估。丙氨酸氨基转氨酶、内脏脂肪面积、体脂肪、体脂百分比升高以及男性为肥胖儿童发生NAFLD的高危因素,临床应对其提高警惕。

  • 单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北京)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