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外来管腔器械处理技巧与创新方法的清洗消毒质量控制。方法:以本院手术使用后的空心骨钻为试验样本器械,共100件次,分为两组,常规组和观察组,各50件,常规组采用厂家导针来回贯穿和水枪清洁,观察组用导针、采用自制清洗刷和蒸汽水枪清洗,然后按各自的流程分别进行清洗试验和清洗质量检测试验。结果:管腔器械清洗后从常规目测、ATP及95%乙醇检验三个层次观察发现,常规组管腔器械清理合格率为76%、72%及86%,观察组管腔器械常规目测、ATP及95%乙醇检验清洗合格率为90%、88%及96%,常规组与观察组在清洗合格率上差异显著(P<0.05);常规组管腔器械清洗平均合格率78%,三种检测结果差异性较大;而观察组的管腔类器械平均合格率91.33%,同比的清洗质量检测结果的差异较小;观察组管腔器械清洗后残留血污情况比较,观察组合格率为94.00%,高于常规组的78.00%,两组比较相差较大(P<0.05);常规组方法清洗后的管腔类手术器械,表面、管腔内壁合格率分别为86.00%、80.00%,观察组表面、管腔内壁的合格率为98.00%、94.00%,2组同一部位采用不同方法进行管腔内清洗后比较差异性较显著(P<0.05)。结论:根据管腔内手术器械内腔直径大小,对清洗方法及清洗工具材料进行合理优化,对提高清洗合格率有重要帮助,可以减少术后感染情况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