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遍来说,国初期的广东地区美术研究,大都在围绕着岭南画派的折中主义改革、新旧国画之争,以及岭南画派的相关艺术家个体展开。而同样留日归来的西洋画家们则鲜少被关注。作为民国时期广东美术的重要构建者们,为何他们先得教育发声高地,而后却成为美术史的边缘者,这值得我们探寻,故文章以赤社为中心的梳理研究,就尝试从这个重要西画语义场所出发,找寻西画式微的些许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