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患者合并颅内出血性病变的临床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1月至2020年12月108例CVST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 发生颅内出血性病变46例(出血性病变组), 未发生颅内出血性病变62例(无出血性病变组)。记录两组患者的一般病史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检查结果、入院24 h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出院时(或住院第30天)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2~6分为预后不良)。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CVST患者发生颅内出血性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及影响CVST合并颅内出血性病变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出血性病变组NIHSS评分、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意识改变、痫性发作、预后不良、口服避孕药、先天性蛋白C或S缺陷比例明显高于无出血性病变组[4(0, 10)分比0(0, 5)分、4.62(2.50, 8.58)比3.46(2.01, 5.00)、13.1(5.6, 56.7)mg/L比7.5(2.8, 18.0)mg/L、47.8%(22/46)比29.0%(18/62)、39.1%(18/46)比21.0%(13/62)、39.1%(18/46)比21.0%(13/62)、32.6%(15/46)比8.1%(5/62)、30.4%(14/46)比12.9%(8/6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出血性病变组直窦和多个静脉窦血栓发生率明显高于无出血性病变组[43.5%(20/46)比24.2%(15/62)和82.6%(38/46)比58.1%(36/6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口服避孕药、多个静脉窦血栓及hs-CRP和NLR升高是影响CVST患者发生颅内出血性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OR = 6.950、5.182、1.026和1.137, 95%CI 1.453~33.243、1.076~24.960、1.007~1.046和1.004~1.287, P<0.05或<0.01)。46例CVST合并颅内出血性病变患者中, 预后良好28例, 预后不良组18例。预后不良患者NIHSS评分、NLR、hs-CRP及口服避孕药、先天性蛋白C或S缺陷、意识改变和痫性发作比例明显高于预后良好患者[9(4, 28)分比0(0, 6)分、7.43(3.86, 12.99)比3.30(1.97, 6.77)、127.0(96.5, 168.0)mg/L比11.5(3.3, 33.5)mg/L、10/18比17.9%(5/28)、10/18比14.3%(4/28)、12/18比35.7%(10/28)和11/18比25.0%(7/28)],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hs-CRP升高是影响CVST合并颅内出血性病变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OR = 1.046, 95%CI 1.007~1.086, P<0.05)。结论 CVST合并颅内出血性病变患者临床症状更重, 意识改变、痫性发作、短期预后不良更常见;口服避孕药、多个静脉窦受累及NLR和hs-CRP升高是CVST患者发生颅内出血性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而且hs-CRP升高还是CVST合并颅内出血性病变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
单位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