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灌溉方式对陕北沙区马铃薯农田土壤N2O排放的影响

作者:刘远超; 刘梦圆; 赵殿峰; 王雯*
来源:榆林学院学报, 2022, 32(04): 32-37.
DOI:10.16752/j.cnki.jylu.2022.04.008

摘要

不同灌溉方式对农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有重要影响,本研究以马铃薯农田为研究对象,观测漫灌(CK)、露地滴灌(DG)、膜下滴灌(MG)、沟灌(GA)、交替隔沟灌(JG)五种灌溉模式下马铃薯农田土壤N2O排放通量的变化特征,以及土壤含水量(WFPS)、土壤温度(Ts)、马铃薯叶片净光合速率(Pn)及产量的变化规律,旨在筛选出最优的固碳减排灌溉方式。结果表明:不同灌溉处理下,土壤N2O日排放量表现为生育前期低,中期高,后期逐步降低的趋势;土壤N2O累积排放量表现为GA>CK>DG>MG>JG,JG、MG处理较其他处理的N2O累积排放量低10.89%~47.24%;土壤N2O总排放量与累积排放量表现一致,且各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JG、MG处理的N2O总排放量较其他处理低10.94%~47.20%;与其他处理相比,MG处理的土壤水分、温度分别较其他处理高0.38%-39.19%和1.46℃~5.38℃、净光合速率和产量分别较其他处理高9.25%~63.71%和3.37%~44.67%。综上,膜下滴灌处理下土壤N2O排放量最低,且马铃薯产量最高,是有助于实现陕北沙区马铃薯农田固碳减排的灌溉方式。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