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海口市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情况,为提出针对性的防制建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分析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收集的2014—2019年海口市4个区所有二级以上具临床诊断能力医疗机构报备的新生儿出生缺陷监测资料。结果 2014—2019年海口市4区新生儿出生总数为188 186名,2014年25 587名,2015为28 145名,2016年为29 206名,2017年为32 428名,2018年为34 554名,2019年为38 266名,新生儿出生人数逐年上升。生儿缺陷共1 985例,年均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0.55‰。2014—2019分别为11.73‰、11.19‰、10.51‰、10.64‰、10.59‰、9.20‰,整体呈下降趋势。城市新生儿缺陷发生率(11.39‰)高于乡镇(9.61‰),男婴(13.22‰)高于女婴(10.3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产妇年龄不同所分娩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主要出生缺陷类别前10位病种分别为先天性心脏病、唇裂或腭裂、多指(趾)或并指(趾)、外耳道畸形、马蹄内翻足、先天性脑积水、唐氏综合症、小耳(不包括无耳)、肢体短缩、直肠肛门闭锁或狭窄,占全部出生缺陷的83.13%。结论海口市近来年出生缺陷发生率呈下降趋势,但发生率仍较高,应从积极治理环境、加强健康教育、加强病因研究、提升医疗机构诊断水平及护理服务质量等方面降低海口市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