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影响小肾癌不良预后的高危因素,为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15年7月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18例特殊小肾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患者术前均行B超、CT平扫及增强检查,并进行手术治疗。分析肿瘤直径、病理类型、病理分期、Fuhrman分级等因素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术前CT检查示18例患者肿瘤直径2.04.0 cm,平均(3.1±0.6)cm。术前诊断T1a N0M0分期患者5例、T1a N0M1患者4例(肺转移3例、脑转移1例)、T1a N1M0患者3例(CT检查均伴有局部淋巴结转移)、T3a N0M0患者6例(均有肾静脉侵犯或肾静脉瘤栓)。术后病理示FuhrmanⅡ级12例、Ⅲ级5例、Ⅳ级1例;透明细胞癌15例、乳头状癌1例、混合细胞型1例(肾恶性横纹肌样瘤伴肉瘤样变)、肾肉瘤样癌1例(FuhrmanⅣ级)。4例(T3a,FuhrmanⅡ级)行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其余行后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术。术后随访64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22.5个月,死亡4例(2例初诊肿瘤直径分别为3.8 cm及4.0 cm、1例肾肉瘤样癌、1例脑转移),失访1例,其余患者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小肾癌伴肿瘤直径≥3.0 cm、FuhrmanⅢ/Ⅳ级、肉瘤样癌、转移等高危因素者为高危小肾癌。高危小肾癌具有异质性,可表现为侵袭性生长、早期侵犯肾周组织甚至转移。应根据术前影像学检查结果及术后病理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
单位天津市计划生育研究所;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