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种中国现代文学史教材中,鲁迅章节虽然都是重点内容,却并没有因此使鲁迅深入人心。原因在于很多文学史依旧喜欢沿袭陈陈相因的意识形态思维,对鲁迅进行神圣化处理。其中最重要的表现:一是过滤异质声音,以"赞美修辞学"将鲁迅完美化;一是遮蔽日常温情,以战争文化思维将鲁迅战士化。面对这种置于神坛上的政治战士,读者或许尊重,或许恭谨,或许崇拜,却不一定亲近,不一定亲密,不一定亲热,甚至日益畏惧鲁迅,反感鲁迅,憎恶鲁迅。而这种现象所折射的其实是整个文学教育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