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随着21世纪中国社会民俗文化复兴的思潮涌动,越来越多的民俗文化被视为值得珍视的文化遗产,从而被遗产化。在民俗遗产化的实践中,民俗的博物馆化是重要手段。既有的民俗博物馆大多是建立在专家观点基础上的传统文博模式,将民俗的遗产化简单归结为物化的"民俗文物",在博物馆策展过程中通常没有吸纳社区中民俗持有者的参与。站在民众立场上重新审视民俗文物概念支配下的民俗博物馆,会发现传统文物思维体现的是专家、精英的立场与趣味,这样的理念未必适合民俗博物馆的发展需求。未来的民俗博物馆化实践,应更多地将评判、选择、展示、鉴赏民俗的话语权交还给特定社区、群体及个人,将民众视为民俗博物馆化实践的主体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