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规模筛查队列的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真实世界研究

作者:陈茹; 李琰琰; 郝长青; 宋国慧; 华召来; 李军; 魏文强*
来源: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23, 30(23): 1401-1406.
DOI:10.16073/j.cnki.cjcpt.2023.23.02

摘要

目的 了解食管癌高发区人群筛查现状,为食管癌筛查方案优化提供真实世界证据。方法 依托河北省磁县、河南省林州市、山东省肥城市、四川省盐亭县和江苏省扬中市食管癌筛查人群构建多中心队列,选取2005-2012年所有受邀参与内镜筛查的40~69岁、无肿瘤史的常住居民为研究对象。通过筛查依从性、基线检出率、危险因素、进展风险等多个指标探讨食管癌筛查的起始年龄、筛查间隔等问题。结果 2005-2012年共有284 476人受邀参加筛查,其中100 880人参与了内镜检查,筛查依从性为35.46%。女性依从性(38.95%)高于男性(31.95%);50~59岁人群依从性最高(39.26%),40~49岁依从性最低(31.61%);肥城市依从性最高(55.63%),扬中市依从性最低(27.74%),性别、年龄和地区依从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在基线筛查人群中,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和食管癌分别检出8 011例、960例和369例,检出率分别为7.94%、0.95%和0.37%。男性、高龄、吸烟等是食管癌和癌前病变共同的危险因素,均P<0.001。中位随访12.15年后,低级别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进展为食管癌的风险分别是正常人群的5.00倍(HR=5.00,95%CI:4.37~5.72)和26.41倍(HR=26.41,95%CI:22.54~30.94),发生食管癌死亡的风险分别是正常人群的3.37倍(HR=3.37,95%CI:2.77~4.10)和17.85倍(HR=17.85,95%CI:14.32~22.26)。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的食管癌发病率随着随访时间延长不断升高,死亡率在随访3年后缓慢上升,随访5年后加速上升。结论 提高食管癌筛查的起始年龄可以降低筛查负担并提高筛查的依从性和检出率。筛查方案的优化应结合危险因素制定个体化的筛查方案,并根据病理诊断制定合理的治疗和监测方案。

  • 单位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扬中市人民医院; 林州市肿瘤医院; 肥城市人民医院; 盐亭县肿瘤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