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9年江苏甲型H1N1pdm09流感病毒抗原性及基因特性分析

作者:彭杰夫; 祁贤*; 王慎骄; 戴启刚; 邓斐; 余慧燕; 鲍倡俊
来源:江苏预防医学, 2020, 31(05): 473-519.
DOI:10.13668/j.issn.1006-9070.2020.05.001

摘要

目的了解2017—2019年江苏省甲型H1N1pdm09流感病毒抗原性和遗传特征。方法对本省62株甲型H1N1pdm09毒株进行抗原性分析,选取其中的29株进行测序分析,并进一步进行糖基化位点预测、进化树分析、抗原变异位点、受体结合位点分析及耐药性分析。结果 2个流感年度共检测哨点监测样本62 249份,流感核酸阳性率13.73%,其中2017—2018流感年核酸阳性率(18.37%)高于2018—2019流感年(9.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个流感年度均以甲型H1N1pdm09为优势株。抗原分析显示,60株毒株(占96.77%)为疫苗株(A/Michigan/45/2015)的类似株。29株毒株基因序列分析,27株为6B.1分支。与疫苗株比,抗原位点、受体结合位点均存在部分毒株变异,最主要突变为S183P(13/29);未检出已知耐药位点突变,1株检出E119K突变,可能与拉尼娜米韦耐药有关。结论江苏省近年甲型H1N1pdm09毒株在抗原位点、受体结合位点、耐药位点发生了一定程度的突变,需继续加强流行情况和毒株型别及突变的监测。

  • 单位
    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