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体外循环中零平衡超滤对炎性因子的影响

作者:付志达; 方颖慧; 管玉龙; 王小龙; 魏新广; 孙鹏; 姜福清; 冯正义; 王惠; 龙村; 姚婧鑫; 林栓同
来源: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2016, 20(02): 136-142.
DOI:10.13339/j.cnki.sglc.20160303.005

摘要

目的探讨零平衡超滤对行体外循环(CPB)的婴幼儿体内炎性因子浓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7月至2013年5月在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医院心脏外科接受手术的简单轻症先天性心脏病患儿60例,心功能Ⅰ~Ⅱ级;其中男性29例,女性31例;年龄2121 783 d,平均年龄658 d。随机分为平衡超滤组(BUF)和非平衡超滤组(n BUF)。分别于CPB前、超滤前、CPB结束后采集血液和超滤液标本。使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检测白细胞介素(IL)-1、IL-6、IL-10、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浓度。结果共纳入46例患儿,男性22例,女性24例;年龄2121 783 d,平均年龄601 d。其中BUF组20例,n BUF组26例。停CPB后,所有炎性因子的血浆质量浓度较超滤前显著升高(P<0.05);两组血浆IL-1、IL-6、NE质量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UF组血浆IL-10、TNF-α质量浓度低于n BUF组(P<0.05)。尽管两组滤液中各种炎性因子质量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滤液中各炎性因子总量BUF组大于n BUF组(P<0.05)。清醒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零平衡超滤可选择性增加滤除血浆中的炎性因子,但是并未改善简单轻症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临床预后。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