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微创表面活性剂(LISA)技术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效果。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式,选取2017年5月—2021年5月温州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50例NRDS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5例。研究组采用LISA技术治疗,对照组采用气管插管-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拔管(INSURE)技术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和指数(FiO2)、血氧饱和度(SaO2)、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机械通气治疗相关指标、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儿的PaO2、PaCO2、OI、SpO2基线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 h、72 h后研究组患儿的PaO2、OI、SpO2测定值(74.10±5.54) mm Hg、(83.01±6.00) mm Hg、(298.4±24.1) mm Hg、(310.5±28.6) mm Hg、(92.16±3.10)%、(97.18±2.76)%,对照组分别为(71.04±5.82) mm Hg、(79.66±5.72) mm Hg、(273.6±27.8) mm Hg、(290.3±31.3) mm Hg、(90.81±4.29)%、(94.56±3.14)%,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测两组患儿治疗前血清hs-CRP基线水平、治疗24 h、72 h后的hs-CRP水平,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24 h、72 h血清hs-CRP水平分别为(6.20±1.40)mg/L、(4.14±0.88)mg/L、(6.43±1.51)mg/L、(4.40±0.93)mg/L与本组治疗前进行比较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的机械通气时间(3.75±0.86)d、用氧时间(8.56±1.80)d,对照组分别为(4.20±0.93)d、(9.82±1.95)d,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在PS治疗次数、住院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的总体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研究组患儿的并发症率5.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并发症率1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ISA技术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效果肯定,能显著改善患儿的缺氧情况、减轻炎症反应程度。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