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效用、价值是否认同,是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在微媒体时代,大学生通过微信、微博等媒介会迅速、广泛地接触到非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优化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应关注学生利益需求,鼓励其进行利益表达;努力实现公平正义,营造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利益驱动环境;顺应微媒体时代特征,提升思政课教师的专业素质与媒介素养;充分利用"地方精神"与"地方文化",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内容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