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齐桓、管仲掀起了崇尚效率、功利、欲望的“形名事功”思潮,其基本特征是:以“形”为事物的本质,以“形”定“名”,以刑政治国,等等。与此思潮相应,视觉曾一度被凸显,比如,将“目”与“心”关联,“形”被理解与规定为事物的本质,等等。视觉思想在先秦萌芽,并初具规模。但是,老子、孔子极力否定“形名事功”思潮,并自觉抑制视觉的凸显,从而使这股思潮的影响力弱化,视觉思想在中国思想中也没能被发扬光大。老子反对“为目”,庄子则反对“心有眼”。向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