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量化京津冀(BTH)地区超低排放(ULE)改造推广应用潜在的环境效益,基于GEOS-Chem大气化学模型,设计了2个全国情景和6个区域情景,从区域大气输送、超低排放改造在燃煤电厂(CPPs)、工业燃煤(ICB)推广及控制NH_3排放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全国燃煤电厂完成ULE改造,使得京津冀地区2015年1月PM_(2.5)浓度下降3.2%(2.4μg·m~(-3)),如只是京津冀地区燃煤电厂完成ULE改造,可使京津冀地区PM_(2.5)浓度降低1.1%(0.8μg·m~(-3)),可知区域联防联控对雾霾的治理具有重要意义;(2)在京津冀地区燃煤电厂完成ULE改造的基础上,工业燃煤完成ULE改造、NH_3排放减少30%和50%,可使得京津冀地区PM_(2.5)浓度分别降低5.4%(3.5μg·m~(-3))、4.7%(4.0μg·m~(-3))和7.7%(5.7μg·m~(-3)),可知工业燃煤的ULE改造和NH_3减排,均可显著降低PM_(2.5)的浓度;(3)在京津冀地区燃煤电厂和工业燃煤都完成ULE改造的基础上,NH_3排放分别减少30%和50%,可使得PM_(2.5)浓度分别降低8.5%(6.3μg·m~(-3))和11.2%(8.3μg·m~(-3)),可知工业燃煤的ULE改造降低常规污染物或NH_3减排控制均能显著降低PM_(2.5)浓度,为更好地降低京津冀地区PM_(2.5)的浓度应综合考虑工业燃煤的ULE改造、NH_3减排及区域联防联控,可通过经济代价和环境效益分析确定最佳的雾霾治理方案.
-
单位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 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 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