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例恶性肿瘤患者人体成分分析研究

作者:张玲玲; 王丽娇; 杜红珍; 李娜; 安永辉; 李增宁*
来源: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 2020, 7(03): 307-311.
DOI:10.16689/j.cnki.cn11-9349/r.2020.03.011

摘要

目的调查分析恶性肿瘤患者的体成分结果,探讨不同营养状况、全身炎性反应之间体成分差异。方法收集2017年10月至2018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肿瘤科住院的恶性肿瘤患者,对纳入患者在入院24h之内进行一般资料调查、人体成分分析、营养状况评估、全身炎性反应评估以及实验室相关指标检测。比较不同性别、年龄、营养状况、全身炎性反应之间体成分的差异。结果纳入患者321例,男性186例,女性135例。在不同年龄、性别间,不同体质指数(BMI)、患者主观整体评估法(PG-SGA)间的细胞内外水分、蛋白质、体脂肪量、骨骼肌质量、上臂肌肉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性别不同年龄组之间仅细胞外水分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改良格拉斯哥预后评分(mGPS)三组之间的细胞外水分比率、体脂肪量、内脏脂肪面积、上臂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随炎症程度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结论不同性别、PG-SGA、BMI、mGPS分组对恶性肿瘤患者体成分影响较大,且随着患者营养状况变差、炎症程度加重,体成分相关营养指标恶化加重。尽早纠正患者存在的营养不良和炎症状况,可明显改善患者体成分组成,为有效的个体化临床治疗提供支持。

  • 单位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