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王安石变法研究中,变法派与反变法派呈现出四重争论并各自存在局限,而《宋朝诸臣奏议》这一文本有助于该研究回归历史与观念语境;从此文本可以看出,当时双方争论的深层次问题是"治国之体要",亦即关于北宋王朝治理体系的政治等级体结构、各层级的行动纲要、核心机制等主要问题的认知差异。在"体要"之争的视角中,司马光等反变法派坚持君主与百官在政治等级体结构中的主体地位,并不断强化各层级的行动纲要;而王安石变法则以"庶政"为中心,将基层社会纳入王朝治理体系的政治等级体结构中,进而改变各层级的行动纲要。"治国之体要"的问题,凸显出双方多重争论的根源是对北宋王朝政治秩序与治国方略的不同构想;"体要"之争的研究视角,则有助于我们系统梳理和分析诸项新法政策在北宋王朝治理体系中的作用、意图与整体意义。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