淫羊藿醇提物体外对乙型肝炎病毒抑制作用及机制探析

作者:郑艳芳; 赵旭; 曹梦珍; 葛斐林; 思兰兰; 李乐; 王伽伯; 刘妍*; 肖小河*
来源:中国新药杂志, 2023, 32(14): 1458-1466.
DOI:10.3969/j.issn.1003-3734.2023.14.012

摘要

目的:基于体外实验和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究淫羊藿(epimedii folium, EF)醇提物对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的抑制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使用EF醇提物处理野生型HBV稳定复制细胞系HepG 2.2.15细胞,采用CCK8法进行药物毒性评价;应用PCR-荧光探针“一管法”、ELISA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 DNA)、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乙型肝炎E抗原(HBeAg)水平,计算抑制率;利用TCMSP,GeneCards数据库筛选EF主要活性成分及HBV相关靶点,借助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潜在疾病靶点网络,对核心靶点运用DAVID数据库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EF醇提物单独用药对HepG 2.2.15细胞的半数毒性浓度(CC50)值为1.21 mg·mL-1;对HBV DNA最大抑制率为59.54%,对HBsAg和HBeAg最大抑制率分别为63.07%和45.73%(P<0.05);对照药替诺福韦酯(tenofovir disoproxil fumarate, TDF)对HBsAg和HBeAg均未见明显抑制作用(抑制率<20.00%)。EF醇提物联合TDF对HBV DNA的最大抑制率为93.66%,对HBsAg和HBeAg的最大抑制率分别为54.97%和61.28%(P<0.05)。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共筛选出EF 23个候选活性成分及104个治疗HBV潜在靶点;GO富集分析得到624个条目,包括生物过程442个、细胞组分73个、分子功能109个;KEGG分析主要聚集在癌症通路、PI3K-Akt、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乙型肝炎等信号通路。结论:EF可有效抑制野生型HBV复制,和TDF联合用药有协同抑制作用,尤其对抗原抑制效果显著;EF抗HBV具有多成分多靶点的作用特点,预测可以通过多条信号通路发挥作用,为后续深入探讨EF治疗HBV感染作用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