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前期研究显示,将小鼠置于0.35 T和1.5 T强度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的磁场环境中对小鼠在Morris水迷宫中的行为没有影响,但明显降低小鼠在跳台中的犯错次数。为明确MRI对小鼠在跳台中行为学变化的分子机制,对暴露于0.35T和1.5 T的磁场环境后小鼠的海马脑区DNA甲基转移酶(DNA methyltranferase,DNMTs)和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NMDA)受体的mRNA表达情况进行检测。方法:清洁级ICR雄性小鼠9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0.35 T组和1.5 T组3个组。0.35 T组和1.5 T组小鼠分别暴露于磁共振机0.35T和1.5 T的磁场环境中,暴露12 h休息12 h;对照组小鼠置于核磁检查房间中,但不置于磁共振机中,其余条件与0.35 T组和1.5 T组小鼠相同。暴露7 d后跳台仪中测试,测试结束后处死小鼠分离海马区脑组织,检测DNMTs和NMDA受体的mRNA表达丰度。结果:1.5 T组小鼠海马组织中的DNMT1和DNMT3A mRNA表达增加(P<0.05),NR2A和NR2B mRNA表达增加(P<0.05)。结论:DNMTs和NMDA受体表达变化可能与暴露MRI中小鼠在跳台中犯错次数的降低有关。

  • 单位
    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