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1解决产学研结构性问题的紧迫性中国依靠发展本国的制造能力,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并拥有第一大工业规模,又通过自主创新的努力收获了较好的技术能力、但产业技术版图中不少关键环节依然为美欧日等发达国家所掌握。想要保持持续发展的势头,并在2035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我国就必须要在下一阶段完成创新体系的升级,着重促进研发密集型工业及其支持性的产学研组织方式发展。在现阶段,中美贸易战已经充分暴露了我国长期存在的技术瓶颈,不少关键技术和基础型技术依然存在对外依赖,在关键的设备、配件和软件上的自主供应能力也很薄弱。这些问题在半导体产业的"中兴事件"和"福建晋华事件"中都已经被充分地显现出来。当中国的经济增长业已形成对某些国家经济地位的挑战时,某些领先国家就会利用"卡脖子"等非市场化的手段来延缓中国的挑战。为了从根本上突破现有国际框架的天花板,中国应大力推动研发密集型工业的发展,更要及早实现产学研结构的根本性转变。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