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调查高校医学类专业学生的统计学态度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并分析统计学态度与统计学课程成绩的相关性,为探索教学改革方向和提升教学效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教育部直属某综合性大学医学院2018~2019学年开设医学统计学的学生为研究对象,使用汉化版的统计学态度调查量表(SATS-36)作为测量工具,量表各条目均以Likert 7分法计分,得分越高代表态度越积极。通过问卷星平台进行在线调查,调查结果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有776名学生完成调查,总量表条目均分为4.84±0.64;分维度统计,努力程度得分最高(6.41±0.85),其次是价值判断(5.93±0.88),得分最低的维度为难度评价(2.73±0.77);性别、学历层次、专业和数学背景是影响统计学态度的主要因素,量表得分男生高于女生,研究生高于本科生,临床专业和公共卫生/卫生管理专业高于其他专业;数学成绩自评等级越高者统计学态度越积极;课程成绩与统计学态度呈正相关,但相关程度属弱相关(Spearman相关系数为0.227,P<0.001)。结论医学生的统计学态度属中等偏上积极性,尤其在努力程度和价值判断方面,积极性最高,但存在明显的畏难情绪;态度积极性与统计学课程成绩呈正相关。进行医学统计学教学时,应针对不同性别、不同专业和不同层次医学生的学习障碍,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改革教学方法,以达到帮助学生提高积极性进而提高学业成绩的目的。
-
单位公共卫生学院; 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 山东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