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评价国产狂犬病疫苗接种后的预防接种反应。方法回顾性统计2016年至2018年因被动物咬伤到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接种狂犬病疫苗登记患者,从中随机抽样选取了420例患者。结合本组420例在疾病控制中心接种疫苗的实际表现,包括一般资料、接种后反应、不良反应治疗干预措施及效果等,综合统计评估。结果与其他年龄段相比,21~40岁的中青年男性的接种不良反应率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女性相比,男性接种不良反应率显著较高(P<0.05);与10岁以上接种者相比,10岁以下儿童/婴幼儿狂犬病疫苗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率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针次不良反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次狂犬病疫苗接种扎针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第2次和第3次。结论通过科学合理的不良反应预防及疫苗接种规范,再加上接种者本身的身体体征变化,所以不良反应控制效果较好。不仅如此,狂犬病疫苗接种注射越早越好,尤其是从婴幼儿时期,效果最佳,不良反应控制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