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东帝汶基础教育治理变革中,由于其特殊的被殖民历史背景和建国过程,体现了与其他东南亚国家极不相同的特点。综观东帝汶基础教育治理模式的演进历程,可大致概括为被殖民期与后殖民两个阶段下的四种模式,即葡萄牙殖民时期的“天主教会单一治理”模式、印度尼西亚占领时期的“激进式植入治理”模式、联合国过渡行政当局与东帝汶过渡准内阁联合治理时期的“温和过渡治理”模式,以及东帝汶正式独立以来的“国家本体与多样主体糅合治理”模式。从治理理论中的四大核心要素,即治理的主体、治理的价值导向、治理的手段、治理的成效为分析视角,对东帝汶基础教育在不同阶段下的不同治理样态及演进逻辑进行探讨,以期对我国在基础教育治理过程中所面临的矛盾或热点难题提供些许思考。
-
单位教育科学学院; 华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