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阿Q正传》是鲁迅第一部被译为外文的白话小说,"阿Q"形象在海外亦成经典。自1926年美籍华人梁社乾开创英译先河至今,阿Q故事在英语世界的传播已近百年,期间共产生6个英译本。以往研究多关注文本层面的分析或某一具体时期译本的生成,鲜见基于译者翻译策略和译本接受进行的整体研究。本文结合史料和相关译本的评论对《阿Q正传》全部英译本进行历时性梳理,分析不同译者译介的目的和特征,揭示该作品从学者书斋走向普通大众的历程。最后,对该作品世界文学价值的发掘会为当下文学外译提供借鉴。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