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前弹力层下角膜磨镶术(sub-Browman’s keratomileusis,SBK)与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术后不同时间干眼的症状及相关指标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接受准分子激光手术的近视患者。行SBK者106例(212眼)为SBK组,行LASIK者130例(260眼)为LASIK组,分别观察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干眼症状、角膜荧光素染色、非侵入性泪膜破裂时间、基础泪液分泌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1个月和3个月SBK组分别有47眼(22.2%)和25眼(11.8%)出现干眼症状,而LASIK组分别有139眼(53.5%)和92眼(35.4%),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个月和3个月SBK组分别有39眼(18.4%)和18眼(8.5%)出现角膜着色,而LASIK组分别为125眼(48.1%)和81眼(31.2%),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个月、3个月SBK组基础泪液分泌量和非侵入性泪膜破裂时间分别为(11.28±1.51)mm、(11.56±1.32)s和(13.57±2.36)mm、(14.39±1.01)s,LASIK组分别为(7.45±1.29)mm、(7.83±2.15)s和(8.15±1.80)mm、(8.57±1.46)s,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至术后6个月,以上各项指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SBK较LASIK治疗近视术后干眼发生率低,恢复快。
-
单位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