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比较研究微创接骨术(minimally invasive plate osteosynthesis,MIPO)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ORIF)治疗高能量胫骨上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2012年8月2016年3月收治的69例AO 41-C2型胫骨上段骨折患者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分为MIPO组(37例)和ORIF组(32例)。两组年龄、性别、受伤原因、软组织损伤程度以及伤后至手术时间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和并发症。[结果]MIPO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ORIF组(t=2.287,P=0.027),术中失血量显著少于ORIF组(t=2.820,P=0.007);术后4例发生切口皮缘坏死,其中MIPO组1例(2.70%),ORIF组3例(9.38%),均发生在Tscherne3级软组织损伤病例,切口皮缘坏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5个月,平均18个月。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08,P=0.115)。MIPO组2例(5.41%)发生内翻畸形愈合,ORIF组1例(3.13%),均无需矫形手术,两组畸形愈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65,P=0.579)。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HSS膝关节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96,P=0.201)。[结论]MIPO和ORIF治疗AO 41-C2型胫骨上段骨折均可获得较好临床疗效,但MIPO对组织损伤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失血少,术后软组织并发症发生率低,更适用于软组织损伤严重的高能量骨折。

  • 单位
    解放军第454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