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通过分析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性质,制定现场试验方案,采用干冰在露天煤矿高温火区内进行了炮孔局部降温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干冰降温效果与孔深、孔温、干冰形状、与水的配合比例及注水顺序有关。高温炮孔注水后再注入干冰进行局部降温,当孔深小于8m时,孔底会形成1m左右的冻结段,能起到有效降温及维持低温效果的作用;当孔深超过8m时,孔底部温度降低,孔中部温度回弹速率较快,降温效果不佳。试验结论对进一步研究干冰降温方案有指导意义。
- 单位
通过分析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性质,制定现场试验方案,采用干冰在露天煤矿高温火区内进行了炮孔局部降温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干冰降温效果与孔深、孔温、干冰形状、与水的配合比例及注水顺序有关。高温炮孔注水后再注入干冰进行局部降温,当孔深小于8m时,孔底会形成1m左右的冻结段,能起到有效降温及维持低温效果的作用;当孔深超过8m时,孔底部温度降低,孔中部温度回弹速率较快,降温效果不佳。试验结论对进一步研究干冰降温方案有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