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生物降解地膜原料颗粒对土壤性质、小麦生长和养分吸收转运的影响

作者:闵文豪; 王春丽; 王莉玮; 易廷辉; 卞京军; 支梅; 孙琪惠; 宿锦锦; 赵秀兰*
来源:环境科学, 2022, 43(01): 560-568.
DOI:10.13227/j.hjkx.202105081

摘要

全生物降解地膜是解决白色污染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但其对土壤-植物系统的影响尚不清楚.为全生物降解地膜大面积应用的安全性评价提供依据,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全生物降解地膜原料颗粒种类(H、 S和X)和用量(2.5、 10和40 g·kg-1)对土壤理化性质、生物学性质及植物生长和养分吸收转运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全生物降解地膜原料颗粒显著提高土壤pH,但对土壤有机质含量影响不显著,H地膜颗粒中高用量和S地膜颗粒低中用量时对土壤硝化作用及土壤氮的有效性有积极作用,而X地膜颗粒则表现为抑制作用;H地膜颗粒使土壤有效磷含量提高,S和X无显著影响;X地膜颗粒使土壤有效钾含量提高,S和H无显著影响. 3种全生物降解地膜颗粒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因地膜种类、用量和酶的类型的不同而异,随着地膜颗粒用量提高,3种土壤酶活性均呈现下降趋势.对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生长而言,除低中用量的S处理外,其余处理均抑制小麦的生长,其中X地膜颗粒对小麦根、茎叶和籽粒生物量抑制作用最大且随地膜颗粒用量提高小麦生物量抑制效果越明显.对小麦养分而言,在地膜颗粒低用量时促进氮吸收、高用量时抑制氮吸收,且地膜颗粒对磷钾吸收起抑制作用. 3种地膜颗粒处理下,小麦茎叶和籽粒氮磷的分配比例差异显著,但钾的分配比例差异不显著.相关分析表明,小麦生物量是影响小麦养分积累量的主要因素.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