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评估追踪冻结技术在高心率儿童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37例拟诊为川崎病或冠状动脉起源发育异常且心率高于80次/min的患儿(年龄(6.9±4.1)岁,心率(88.5±7.2)次/min),行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检查。扫描原始数据使用智能期相选择技术,选取血管显示较好的一组期相进行两组重建。一组使用标准算法重建,另一组使用追踪冻结(SSF)算法重建。图像质量以及可解读性由两位有经验的医师应用冠状动脉18分段法对每支冠状动脉和节段血管进行评分。评分采用4分制。图像评分≥2分为可解读。结果:在图像主观评分中,SSF算法组与STD组右冠状动脉((3.43±0.67)分和(3.07±0.67)分,P<0.001)评分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左冠状动脉主干((3.85±0.33)分和(3.84±0.33)分,P=1.00)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前降支((2.90±0.54)分和(2.68±0.58)分,P=0.002)和回旋支((2.76±0.56)分和(2.58±0.57)分,P=0.009)评分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患儿分支血管、节段以及患者整体水平的SSF组图像评分均高于STD组。在图像可解读性中,SSF组与STD组分支血管(98%,93%)与节段血管(92%,90%)可解读率提高。患者整体图像可解读率两组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入组患儿所受有效辐射剂量为(2.1±1.3)mSv。结论:在高心率儿童冠状动脉CTA扫描重建方案中,配合使用追踪冻结技术可以降低血管周围伪影,提高血管影像质量,为冠状动脉的显示以及疾病的诊断提供有效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