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银质针疗法对大鼠肩袖冈上肌骨-肌腱结合部位损伤的作用,以及对大鼠炎症反应与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将39只SPF级雄性SD大鼠分为正常组(n=3)、模型组(n=18)和治疗组(n=18)。构建肩袖冈上肌骨-肌腱结合部位损伤模型,治疗组大鼠每周进行1次银质针治疗,分别治疗1、2、4周,观察大鼠肢体活动情况,并收集损伤部位组织。HE染色组织观察病理变化,用ELISA法检测组织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生化实验检测组织丙二醛(MDA)浓度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模型组大鼠肢体活动情况较差,出现骨-肌腱结合部位损伤愈合处瘢痕增生,组织排列紊乱,有炎性细胞浸润,IL-6、TNF-α及MDA水平显著升高(P<0.05),而SOD活性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大鼠肢体活动情况好转,骨-肌腱结合部位损伤愈合处瘢痕增生减轻,IL-6、TNF-α及MDA水平显著降低(P<0.05),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且第2、4周效果明显好于第1周。结论银质针治疗可改善肩袖冈上肌骨-肌腱结合部位损伤大鼠的肢体活动情况,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能与抑制炎症反应与氧化应激有关。
-
单位银川市第二人民医院; 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