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儿童无移位肱骨髁上骨折的功能锻炼策略

作者:汪芳*; 汪汇; 成三梅; 张海涛; 陈华兵
来源: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9, 13(05): 521-525.
DOI:10.3877/cma.j.issn.1674-134X.2019.05.001

摘要

目的探讨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罹患无移位肱骨髁上骨折后的功能锻炼方法。方法回顾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童发育行为中心诊断为ASD的患儿。纳入标准:采用石膏托外固定治疗的3~7岁患儿,随访时间不少于6个月。排除标准:有其他部位骨折、保守治疗失败、既往已有患侧上肢活动受限、症状性ASD、其它先天性发育异常疾病。共纳入22名患儿,根据患儿是否采用针对性骨折功能锻炼方案,分为ASD功能锻炼组(15例)、ASD未功能锻炼组(7例),并以发生同样骨折的正常发育儿童44名为非ASD儿童组。采用卡方检验比较3组患儿伤后2个月、6个月肘关节、尺桡关节的被动关节活动度(PROM)。并采用秩和检验比较ASD患儿生活自理能力变化。结果 ASD未功能锻炼组受伤后2个月的肘关节屈曲(F=5. 974,P <0. 05)、伸展(F=26. 968,P <0. 05)、尺桡关节旋转(旋前F=5. 162,P <0. 05;旋后(F=30. 432,P <0. 05) PROM均比另外2组儿童差;其伤后6个月在肘关节伸展(F=12. 318,P <0. 05)和尺桡关节旋后(F=24. 504,P <0. 05)功能仍明显比另2组儿童差。伤后6个月,ASD未功能锻炼组患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明显倒退(Z=-2. 225,P <0. 05)。结论保守治疗的无移位肱骨髁上骨折ASD儿童,宜进行骨折功能锻炼,有助于改善关节活动度,避免生活自理能力倒退。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