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检测食管癌(EC)患者外周血中白介素-35(IL-35)水平, 并分析其与E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9年12月宁波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初诊EC患者为观察组, 36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 收集研究对象的外周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IL-35水平,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方法检测P35和EB病毒诱导基因3(EBI3)mRNA水平, 并分析IL-35与初诊E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初诊EC患者外周血IL-35水平[(104.46±34.78)pg/ml vs (36.35±16.34)pg/ml]和P35 mRNA[(43.79±7.28) vs (20.62±6.76)]、EBI3 mRNA[(18.68±3.86) vs (7.76±2.83)]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NM分期Ⅲ~Ⅳ期患者IL-35水平显著高于Ⅰ~Ⅱ期患者[(115.85±28.85)pg/ml vs (96.19±36.27)pg/m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79, P<0.05);伴有淋巴结转移EC患者, IL-35水平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119.83±29.74)pg/ml vs (92.23±33.65)pg/m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12, P<0.01);28例EC患者经食管癌根治术治疗后, IL-35水平显著下降[(102.65±15.51)pg/ml vs (43.28±12.93)pg/ml;t=11.551, P<0.01]。EC患者IL-35水平与总生存期(OS)呈负相关(r=-0.45, P<0.01);高IL-35水平的EC患者OS明显短于低IL-35水平患者,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IL-35水平是影响EC患者OS的不良因素(P<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IL-35水平是影响EC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IL-35在EC患者中处于高表达状态, 并且与肿瘤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

  • 单位
    宁波大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