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自东北振兴战略实施以来,东北地区经济增长经历了高速发展、断崖式下滑、新常态等多个发展模式。地区用电量作为经济运行的"晴雨表",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呈现出多样性特点。通过对2003~2018年地区GDP增长情况与全社会用电量增长情况的比较分析可知,随着经济增速放缓,用电量下滑更为明显。2012年地区经济进入新常态,特别是当2015年地区经济增速出现明显滑坡时,用电量与经济增长出现了短期背离现象。用电结构变化趋势与产业结构调整趋势基本保持一致。东北地区万元GDP电耗呈波动性下降态势,由2003年的1374.7kW·h下降至2018年的1338.3kW·h,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取得一定成果。东北地区用电量与经济发展关系变化的原因包括产业结构调整、高耗能产品去库存以及节能工作的深入开展。分析表明,东北地区用电量与经济发展仍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变动趋势基本一致,但用电量变化幅度较GDP更为敏感、显著。随着地区经济进入新常态,对用电量的"晴雨表"作用不应仅从总量增长上进行分析,而应从分产业、分行业等更为细致的方面进行多维度、精细化的研究。

  • 单位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东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