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金融机构开展市场化运作的“保险+期货”价格农险业务,助力实现农产品市场稳定和农民收入保障,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实践路径,其核心是厘清市场主体间的联动对接机制,建立符合农户农企利益的风险转移机制,构建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业务模式和盈利机制。近年来全国持续开展的“保险+期货”价格农险试点项目在品种、规模、地域、参与金融机构等方面具有鲜明特征,已取得一定的价格风险管理成效。但是存在农户参与意愿偏低、价格保险成本偏高、市场化分工机制不完善、专业人才资源短缺等问题,需要通过政府引导、财政激励、机构协作与智力支持等政策措施,为“保险+期货”农业保险模式的推广实践保驾护航。
-
单位三明学院